中國水電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水電是清潔能源,可再生、無污染、運行費用低,便于進行電力調峰,有利于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經濟社會的綜合效益。在地球傳統能源日益緊張的情況下,世界各國普遍優先開發水電,大力利用水能資源。中國不論是已探明的水能資源蘊藏量,還是可能開發的水能資源,都居世界第一位。
水電作為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在我國能源發展史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支撐著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進入21世紀,特別是電力體制改革的推進,調動了全社會參與水電開發建設的積極性,我國水電進入加速發展時期。2004年,以公伯峽1號機組投產為標志,中國水電裝機容量突破1億千瓦,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水電第一大國。溪洛渡、向家壩、小灣、拉西瓦等一大批巨型水電站相繼開工建設,中國不但是世界水電裝機第一大國,也是世界上在建規模最大、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已逐步成為世界水電創新的中心。
2011年,我國新增水電裝機容量1500萬千瓦,阿海、黃金坪、糯扎渡、猴子巖、深圳抽水蓄能等一批新水電項目獲準開工建設。2012年7月4日,隨著最后一臺機組正式投入運行,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三峽電站32臺70萬千瓦機組全部投產發電,另加兩臺5萬千瓦地下電源電站機組,三峽電站總裝機容量達到2250萬千瓦。
中國經濟已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在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工業現代化進程加快的同時,資源和環境制約趨緊,能源供應出現緊張局面,生態環境壓力持續增大。加快西部水力資源開發、實現西電東送,對于解決國民經濟發展中的能源短缺問題、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區域經濟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無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水電開發通過投資拉動、稅收增加和相關服務業的發展,將把地方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產業優勢,以此帶動其他產業發展,形成支撐力強的產業集群,有力促進地方經濟的全面發展。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水電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共十三章。首先介紹了水力發電的定義、特點等,接著分析了國際水電開發、中國主要水系水能資源分布和國內水電行業的發展,并對中國水力發電行業財務狀況進行了詳實全面的分析,然后具體介紹了中國水電農村電氣化建設、主要地區水電行業發展、水電開發建設管理、水電技術研究動向及水電設備行業的發展。隨后,報告對水電行業投融資進行了分析,并對水電行業發展前景趨勢做出了科學的預測。
本研究報告數據主要來自于國家統計局、能源局、水利部、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中投顧問市場調查中心、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以及國內外重點刊物等渠道,數據權威、詳實、豐富,同時通過專業的分析預測模型,對行業核心發展指標進行科學地預測。您或貴單位若想對水電行業有個系統的了解或者想投資水電相關行業,本報告將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